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旅游美食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来到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,一定要品尝…

    2020-05-25 06:56:16   转载
    猪头肉:长子县,最值得品尝的两种食物,就是猪头肉和炒饼。
    猪头肉,是山西长子县人所喜欢的一种独特风味的传统卤肉制品。它用特制的、似和尚帽一样的刀,将大块的猪头肉片成白纸一样薄的云彩片,白里透着红。再将大蒜捣成泥,然后将肉、蒜泥、蒜苗、香葱、黄瓜、香醋、香油和精盐等适量放入拌匀即可食用。它的特点是:肉片薄如纸片,味道肥而不腻。炒饼,也是这里的一种著名的地方风味主食。长子人喜爱吃的美食,历史悠久,始创于清光绪年间,是用面粉烙成薄饼,切丝,再与肉丝、蒜苔、粉条,配以各种佐料制成的长子传统小吃。长子炒饼被评为“山西名小吃”“上党名吃”。如果你来长子出差、旅游,一定别忘记来一碗炒饼、一碟猪头肉,如果再品上二两小酒,那可真是悠哉悠哉的。

    汆汤:也是咱们长子的名吃。

    长子县有很多的会(不知道是叫庙会还是叫物质交流会),就是那种临街两旁临时搭建起来的各式商棚和饭店,一家挨着一家,吸引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去买买买。逛累了,就会在街边的小饭店里吃一顿饭。这一顿完整的午餐就是猪头肉、炒饼再加一碗汤,这碗汤就是传统的汆汤。
    其做法是:将切成条的豆腐,和经过泡发后的粉皮,酥肉,海带丝、粉条、丸子以及白菜切菱形块后放水里煮熬勾芡后,放入调料以及香菜,特别提醒不能忘记放胡椒粉,一股热腾腾的汆汤就做好了。
    猪头肉、炒饼、汆汤,有吃有喝就是长子人一顿完美的餐饮。

    干卷的:干卷,就是把白面粉,用水和起来,经过发酵之后,切成长宽高分别是5×3×2的长方形小段,中间压上一道痕,放蒸笼里蒸熟,改用明火烤成金黄色之后,再把它焙干。
    这种焙干后的干卷,香酥焦脆不嚼而化,不仅适宜年老没齿的人和缺奶的婴幼儿食用,还适宜患有慢性胃溃疡的人长期食用。因为干卷焙的很干,能充分的吸收胃液,有助于很好的消化,所以它对胃有特殊的保养作用和食疗效果,也是人们茶余饭后很好的一道休闲零食。

    但是,我们所处在的那个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里,如果不遇到如上说的情况,平白无故地想吃上个干卷,那还真是一种奢望。
    曾记得,当时干卷卖的也不贵,好像是5分钱一个,但是经不住人们手头没有多余的闲钱来买这些个东西吃。除非是身体哪里有些不适,或者亲戚朋友串门带来,才可以享用上。
    可见在当时那个年代,我们是多么的期盼,能吃上一个干卷子。

    麻糖:“坡地又粗又长,甜甜香香吃了还想”,“坡地麻糖又粗又长,谁家盖房还能做梁”。每到冬天,无论是在农村老家的院子里,还是在县城的街道上,随处都能听到这样的吆喝声。
    顺着声音望去,多数是年长点儿的老人,或是十四、五岁的孩童,相同的肢体动作是,在胳膊腕上挎着个用木头钉制的,长、宽、高大约在40×25×10的小盒子,盒子里面左右分隔,整整齐齐地码着:光板麻塘、芝麻麻糖。可让人一目了然的,直接伸手就拿到自己喜爱的那一根麻糖。

    吃到嘴里,自然会对满口留香,甜而不腻,脆而不粘牙的麻糖产生追根溯源的想法。
    制作麻糖的主要原料是小麦、小米。经过对小麦、小米的催芽后,搅拌成浆状开始发酵,然后再把发酵好的浆熬成饧浆,再弄成长长的饧条(这是一个制作麻糖胚的过程),切段后滚上芝麻,就成麻糖了。整个工序工艺流程都体现着精工细作。其中麻糖内心中的,小梅花状空心的制作最具神秘感。一个麻糖的工艺流程下来,往往是七、八个人共同合作才能完成。
    民间传说中,坡底麻糖的来历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。
    居说明朝年间,王坡底村的王员外,五十岁开外喜的一子,取名王英。王英是被玉帝贬下了天界转生到王家的,他生性聪慧,就是游手好闲,就在王员外为其加冠,求上天给王英个好前途,大办酒席时,香气惊扰了正在炼丹的太白,太白信指一掐,知道小老弟王英在地界受罪,就设法帮助。可想到仙凡有别,就以梦的形式,把王英前世的拿手好艺玉酥脂传授给他。王英闭门苦研,眼瞅着玉酥脂大功告成,却发现明明是九孔梅花芯的玉酥脂到了自己手里却变成实心的了,只好烧香祈神,求太白指点迷津。次夜,太白来到王英面前,一口气吹灭油灯,就拂袖而去。王英闭门思过,潜心琢磨,最终还真叫王英琢磨出来了。


    原来,那天太白临走前的一口仙气,正好提醒了王英。从此以后,这王英起早贪黑,潜心研究玉酥脂,并在村里就做起了玉酥脂生意,可把王员外夫妇高兴坏了。
    随着玉酥脂做的越来越好,吃得人也越来越多。后被一位朝廷派到民间的言官所知,言官尝过玉酥脂后,觉得美味可口,就将玉酥脂送进宫中,皇帝一尝龙颜大悦,命人要把玉酥脂的做法收入宫中。得知情况后,王英后人犯愁了,心想这玉酥脂本是粗米糟麦所制,要是被皇帝知道了,岂不是要遭杀头之祸?但也敌不过的言官的劝说。王英后人没辙,反正人家是皇帝,咱们就是个普通的小老百姓,只好言听听计从,就将做法呈给了言官。
    言官回宫后随即将制作的方法和原料禀告皇帝,皇帝龙颜大悦,不仅将方子收入宫中,还亲封玉酥脂为玉酥麻糖,从此以后坡底麻糖就名声大振。
    小河豆腐:豆制品的营养价值是众所周知的,其中作为豆类食品中最常见的食用方法就是豆腐。蒸、炒、炖、煎、烩、凉拌,有很多种的吃法,都是很受人们喜爱的。但是由于豆腐制作的方式、流程、以及原材料的产地不同,都会给人们的口感带来很大的差别。

   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小河村磨下的豆腐,就有特别好的口感。方圆百里,几乎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。

    “小河豆腐”具有细、白、鲜、嫩之特点,吃起来味道香,还带有丝丝的甜感,煮着吃不会化开,炒着吃不会碎,烩着吃柔软而不失韧劲,凉拌着吃清利爽口。所以“小河豆腐”便久负盛名闻名遐迩,成为大众非常喜欢食用的抢手货。
   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老家,经常就会听到“豆腐来,小河豆腐”的吆喝声,继而就会把些深宅大院里的婶婶、大娘、奶奶们吼出来,拿个盆儿,有的拿个盘儿,一起聚到卖豆腐的身边。他们开口的第一句话,一定是问“是不是小河豆腐了?”这时卖豆腐的人就会自豪地告诉大家:“放心的吃去吧,地道的小河豆腐呀,也有人会这样问:“老哥,你在豆腐这是不是小河豆腐呀?卖豆腐的人会回之:你放心的吃吧,不是小河豆腐不要钱。于是乎,大家就你一块她一块买了去,顿时一扫而光。
    说起小河村磨制豆腐历史,听当地的老人们说,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。经过祖祖辈辈的相传,已经成为该村的一项传统的手工技艺。小河豆腐之所以口味独特,品质优良,除了传统的工艺外,还得益于这里的“水”。无论井水还是泉水都是色清味甜,小河豆腐因其间泉清甘咧而名噪丹朱。不过其制作方式至今无人能伪的是间空盈水之妙,外睹无异样,刀下时迎刃有水溢出而不多,未迎刃则无水……天工巧作!这也是“小河豆腐”永保名声的关键所在。直到今天,除了机器磨浆外,其余工艺,仍还是手工操作。

    如今的小河村,几乎是家家磨豆腐,户户有作坊。销售范围不仅占领了整个长子市场,而且还销到长治市以及周边各县,使的因磨豆腐而出名的小河村也声誉越来越高。
    如果有机会来到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出差、旅游或探亲,千万记住要品尝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